教育与职业——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实践路径

[日期: 2024年12月05日 08:46 ] [点击数: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实践路径

《教育与职业》2024 年第 18 期



摘要: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特征彰显于技术突破和产业结构转型中,这一进程高度依赖于高技能人才、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广泛的劳动对象。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高职教育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育人理念的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的革新、科教融合水平的提升等。基于此,通过系统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等策略,推动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同步进步,为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性转折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速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催化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被置于 2024 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之列,彰显了其时代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作为与产业发展紧密相依的教育形态,其角色定位与转型路径成为亟待探讨的焦点。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高职教育需要重新审视其教育使命与功能定位,积极探索与这一新兴趋势相契合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对产业变革的积极响应与有效支撑。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领域的革命性飞跃、生产要素模式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并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动力源泉是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物质基础是更广泛的劳动对象。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展现出高科技含量、高效能输出、高质量成果等特征。在我国,从“经济新常态”到“新发展理念”,再到“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科学发展脉络。历经数十年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既包含量的积累也孕育着质的飞跃,从而催生了新质生产力的涌现。这种质变所蕴含的新质,是前所未有的、基础性的、根本性的变革,它将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需对科技、教育及人才体系实施综合性改革。面对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与层次不断提升的挑战,必须在技术创新、人机协作等维度实现关键性突破,这有赖于构建一支具备多元化技能与高素养的人才队伍。

二、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职教育全面转型

回顾高职教育历史演进轨迹,可大致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初步探索期(1860—1949 年),这一时期奠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深入探索阶段(1949—1978 年),其间高职教育逐步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调整与快速发展期(1978—2012 年),高职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与扩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高职教育致力于内涵式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这一战略部署不仅彰显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也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使命。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高职教育承载着多重使命。首先,它作为劳动再生产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培养发展型和专门型技能人才,提升了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次,高职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播与再生产的重要阵地,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支撑。最后,高职教育通过促进劳动者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扩展,激发了社会整体的创新活力,推动了发展理念的革新与升级,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高职教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向实践能力培育模式转变,以确保教育输出与产业快速迭代的需求无缝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同时,鉴于产业间逐渐融合的趋势,高职教育必须着眼于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综合技能的人才,以应对多元化、复杂化的工作场景。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构成为关键,旨在拓宽学生知识边界、强化综合素质、培育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高职教育需与产业界紧密合作,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通过追踪市场动态与技术前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尤为重要的是,面对技术迭代加速,高职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与自主发展能力置于核心地位,确保其具备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高职教育将更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复杂关联。一是高职教育通过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需求,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并优化课程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开设诸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新兴专业,并与企业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二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教融合模式。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锤炼技能、积累经验技能,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有力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互动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三、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1.育人理念滞后。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必然趋势,其中科学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尤为关键。目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但传统高职教育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与新发展阶段的社会需求脱节。技能人才在技术执行层面的优势难以掩盖其在科技创新驱动力上的不足,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创新能力的需求。同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未能融入数字化、绿色化等要素,导致培养的人才在综合素质上难以匹配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进而制约了其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实现从“技能导向”向“创新引领”育人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2.师资队伍建设面临革新。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缺乏行业专业人才,单一的师资来源影响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为应对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挑战,应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通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保障。此外,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不同步。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其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高职教育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教师在教学方面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任,然而反观科研领域,教师投入的精力和产出的科研成果并不成正比,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不仅限制了教师个人职业路径的拓宽,也削弱了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方面的竞争力。

3.科教融合深度亟待优化。科教融合作为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核心在于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强化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显著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应用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加之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步伐,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制约了科教融合在深度、广度及实施效果上的拓展。同时,科教融合的顶层政策执行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缺乏系统性、具体化的实施细则作为指导,职业院校难以有效推动科教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持续优化。

4.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对高职教育管理提出挑战。一是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不同招生渠道所吸纳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上有明显差异,这无疑加大了教学设计的难度,要求教师采取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以应对学生间的异质性。二是学生思维模式的多元性。这种差异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范式,也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产生影响。它要求教育体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5.课程设置不适应产业发展。许多职业院校的课程未能有效融入与当前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元素。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对于具备这些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的计算机操作和基础编程为主,忽视了新技术内容的及时纳入与更新,从而造成学生毕业时拥有的技能储备与市场需求脱节。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1.系统化更新教育理念,构筑人才培养新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一是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的高职教育体系。高职院校需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强化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绿色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的适应力与应用能力,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

模式。二是高职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精准对接前沿科技领域,科学规划并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提前布局面向未来新兴产业的专业体系,以储备和输送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推动高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一是高职院校应积极拓宽师资引进渠道,特别是吸纳来自企业界、拥有扎实文化基础和过硬技术本领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选聘流程中,应灵活调整学历门槛,转而强化专业技能的评估,确保兼职教师具备行业认可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在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即便未达到相关职称要求,也应给予特别考虑,纳入兼职教师行列。对于新聘教师,学校需建立综合性的评估体系,旨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二是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产业的合作,共建教师培训体系与职业发展路径。企业可以设立校企联合教学平台、创新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与实践锻炼机会。同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实际生产、岗位实践与现场调研,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前沿保持高度同步。三是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效沟通机制,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与共享,构建多元视角的教学智慧库,以满足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复合型师资的迫切需求。四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通过制定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标准,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更为优厚的待遇与奖励,激发教师群体的职业热情与教学创新动力,进而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五是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推动高职教育质量与社会发展同步。要加强教师教学培训,引入并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如翻转课堂,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互动性与有效性。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教学成果,还重视教学创新与科研成果的评价。通过设立教学创新奖项、展示平台等,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造力,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科研平台与资源保障,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科研潜能。积极引进多元化的人才,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通过构建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团队文化,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团队的整体活力与创造力。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心理健康咨询与干预服务,确保教师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与心理状态下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实现个人价值与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3.深化科教融合,塑造高职教育新优势。科教融合不仅是联结教育与产业协同进化的桥梁,更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信息无缝对接及技术优势互补的关键路径。一是高职教育应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精准把握区域产业发展脉搏,整合企业资源,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以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通过深入参与科教融合,学生能够亲历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职业适应性,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高职教育需要构建一个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建立区域性、高效能的科教融合平台,促进产学研各主体的常态化互动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三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攻克生产技术难题,提升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四是职业院校应积极扮演区域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的角色,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咨询服务,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重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4.创新教学路径,应对多元化招生挑战。一是构建个性化学习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及兴趣偏好等,注重学习节奏、方法与资源的个性化配置,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学习。针对知识基础较

为扎实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应设计并开设高阶课程与前沿研究项目,旨在激发他们的学术潜能,促进深度学习与创新探索。同时,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需精心组织补习课程与个性化学习辅导,通过强化基础、优化学习方法等手段,助力其逐步提升学习效率,缩小与同龄人的差距。二是加强思政教育。鉴于学生思维方式日益多元化,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与价值引导,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组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在多元文化与价值冲突中能够保持理性,做出明智的判断与选择。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民办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化倾向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招生规范与质量标准,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此外,通过政策扶持与财政激励,鼓励民办高职院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

5.创新课程体系,提升高职教育适应性与前瞻性。教师是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一是需构建常态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与学术交流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培训与行业实践,将最新的行业动态、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前沿性。二是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市场调研和就业情况分析,通过系统性的市场调研与详尽的就业情况分析,持续监测行业动态与人才需求变化,确保课程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并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三是成立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来自相关行业的资深专家、学者及企业领袖,凭借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的行业洞察,为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提供权威指导与决策支持,确保课程内容既具有高度的实用性,能够直接对接行业岗位需求,又具备前瞻性,能够预见并引领未来发展趋势。

注释:(略)

(作者:翁智兵,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田苗,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硕士。)


上一条:职教论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困境、诉求与路径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智能时代下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探索


关闭


    版权所有: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经贸法务系   地址:友谊北大街569号 冀ICP备0500280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