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实效,经贸法务系学子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深入基层一线,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普法宣传、政策宣讲、弘扬本土文化、基层服务等实践活动。他们以法律为笔,以乡情为墨,在服务家乡的热土上书写青春答卷,既做法治建设的“宣传员”,又当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法治力量。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服务温暖人心。从社区到乡村,从台前到幕后,同学们的身影活跃在各类公益服务的一线。他们以真诚的奉献和细致的劳作,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实践中,传递着友爱与互助的正能量。
(一)24级电商法务1班 王嘉夕
7月20日,我随志愿者团队走进府街庭院社区青年之家,开展多主题公益服务。活动涵盖四个板块: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资料并现场答疑,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普通话推广,通过趣味互动帮助居民改善发音;组织敬老助残服务,为老人表演节目、协助行动不便者打扫卫生;进行环保宣传,讲解垃圾分类并带领大家清扫社区。
志愿者们热情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居民广泛好评,法律和普通话环节尤其吸引众多参与。一位老人感动地表示:“这些年轻人既带来了快乐,又传授了实用知识。”
本次活动切实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增进了大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既需真情投入,也需依托专业知识与技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创新服务方式,为社区建设注入更多青春能量。

环保宣传
(二)24级电商法务1班 侯燕

返家乡暑期实践
(三)24级市场营销2班 汤坤燕
在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与了地铁安检工作,成为守护乘客出行安全的一员。日常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安检流程,细致检查行李物品,准确识别违禁品,同时积极引导乘客、登记信息并维护现场秩序。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地铁安检工作责任重大。作为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第一道关”,既要坚持原则、严守安全底线,杜绝任何隐患;也要以服务之心面对乘客,耐心沟通、柔性疏导,在规范与关怀之间寻求平衡。这生动体现了“安全为要,服务为民”的宗旨。
地铁安检不仅是一项风险排查任务,更是传递城市温度、守护交通脉搏的重要一环。这段经历是我成长中的宝贵财富,也将激励我在未来以更严谨的态度和更主动的担当,继续走在守护安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

地铁安检